《穿到北宋当权臣》
《穿到北宋当权臣》小说免费阅读
*
京城来的书信经常和官府公文一起送,信上说案子的结果已经出来,州衙那边应该也收到了消息。
苏景殊收好书信,和家里人打声招呼直奔州衙,他想知道知州大人看完朝中的勾心斗角后是什么反应。
不能只他自己备受冲击,要懵逼大家一起懵逼。
知州大人~您收到来自京城的消息了嘛~
沈仲元从外面回来,看到他们家大人风风火火跑出去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是怎么了?”
白玉堂抱着手臂靠在门口的柱子上,一边说一边摇头,“离谱,相当离谱。”
身为皇帝被大臣联手忽悠,天下岂有如此凄惨之皇帝乎?
沈仲元听的一脑门问号,什么情况?
等弄明白具体是怎么情况,扶着脑门叹气的就有多了一个人。
天下岂有如此凄惨之皇帝乎?
苏景殊跑去州衙找到已经傍晚还在加班的知州大人,进去之后不用问,看到桌上整整齐齐的公文就知道知州大人的心情肯定很不错。
如果心情不好,这会儿的公文应该是散落满地,才不会和现在这么整齐。
许遵的心情的确不错,看到苏景殊过来立刻招手,“子安来问案子?”
苏景殊点点头,“大人,这次是什么情况?”
几个小伙伴只顾得吐槽自家老爹在家里如何如何,全都忘了说这次是怎么判的,不然他也不用火急火燎跑这儿来。
许大人笑眯眯的将最上面那份诏书递过去,“来看看。”
感谢京城同僚的作死,要不是他们联手给官家挖坑,案子还不知道要拖延到什么时候。
当官当的连最基本的敬畏都忘了,瞧把他们厉害的,怎么不上天呢?
大理寺是审核各地刑狱重案的衙门,平时没少和胡搅蛮缠的官员打交道,毕竟能犯下重案的要么是亡命之徒要么是自恃家里有背景胡作非为的纨绔,能把孩子养成纨绔的家长估计也不太清醒,所以京城三法司的官员对那些胡搅蛮缠护犊子的官儿都很头疼。
许遵之前在大理寺任职,自然也躲不过和护犊子的官员打交道这种得罪人的活儿。
也就是说,许大人在京城那么多年看不惯的官员有一箩筐,看不惯他的官员也有一箩
筐,他离开京城到地方上任很难说没有那些看他不顺眼的官员的手笔。
他不是刚进入官场的新官,该历练的年轻时都历练过了,留在京城比在地方更有前途。
京城才是权力中心,要不然哪儿来那么多官削尖脑袋也要往京城钻。
许大人看到有官员被贬出京城毫无顾忌的幸灾乐祸,别管被贬出去的是谁,全都一视同仁的嘲笑。
他可以耐着性子在地方一待就是三五年,那些家伙可以吗?
切,不过如此。
哈哈哈哈哈哈哈~
苏景殊:……
大人,您笑的真的太大声了。
苏通判无奈的摇摇头,任他们家大人在旁边嘀咕,一目十行从诏书中找到判决,然后在心里和许大人一起放肆嘲笑。
挖坑好挖坑妙,继续保持继续保持,争取下次还这么给官家使绊子,最好不被贬到琼州不罢休。
他们许大人和京城吵那么长时间诉求也就是合理合法的将死刑改成流放,现在可好,最终结果比他们的诉求还要好,诏书上写的是判“编管。
编管可以是流放也可以是软禁,主要就是在官府衙门的看管范围内服劳役,最重要的是,这个处罚在遇到大赦天下的时候可以一起赦免。
这次的判决非常合法,官家也是被那些给他挖坑的官员给气着了,拉着亲信没日没夜的讨论了好几天,确定关于自首减刑的诏书没有任何漏洞后才郑重其事的颁布出去。
自首可以减刑,故意杀人夺财这种恶性犯罪除外。
阿云的案子他们都明白,还没到罪无可赦的地步,可以归在减刑的行列里。
有了这次栽进坑里的经历,官家终于是明白过来了,朝臣不能惯着,哪有皇帝被臣子驳斥收回诏令的道理,这让他的脸往哪儿放?皇帝的威严还要不要了?
朝中的大臣都是人精,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权力就敢翻天,瞧他们一个个的都成了什么样子,有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吗?
当皇帝就要乾纲独断冷酷无情,从今以后谁再敢故意和他作对他就贬谁。
凶残.jpg
事实证明,人还是欺软怕硬的多,朝堂上也不例外。
官家雷霆手段贬了几个跳的高的大臣之后,再敢梗着脖
子和他对着干的就少了很多,司马光的谏言倒是一如既往的往上递,但是官家不理,他递了也没用。
气的司马光回家把王安石骂了个底儿朝天。
可惜王安石听不见,或者说,听见了也当没听见。
很好很好,一件案子折腾了小半年,再不结案今年也没法安生过年,他们那么多事情要忙,不能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案子上面。
现在这样就很好,虽然拖了小半年才结案,但是结果是好的。
京城现在是什么情况他们管不着,反正他们登州皆大欢喜。
苏景殊脸上的笑容压不住,“大人,我去安排后面的事情?
“不用,刚才已经安排下去了,编管地点就在登州。许遵笑着说道,“案子动静太大,阿云又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姑娘,还是放在眼皮子底下安心。
案子牵扯那么广,保不齐就有哪个不要脸的偷偷打击报复。
他们这些当官的可以和对面打个有来有回,阿云父母双亡,又摊上个想拿她换钱财的叔叔,真要有人想打击报复的话小姑娘连一点抵抗的可能都没有。
思来想去让她在官府的看管下生活比直接把人放了还妥当,让她回家的话她家里那些亲戚族老八成还要把她嫁出去,更有甚者还可能把她送回韦大身边。
有之前伤人的事情在,族老和她家里人已经有所警惕,小姑娘再想反抗都难。
现在这样就很好,编管说是流放软禁,其实也是保护小姑娘不被报复,等过几年遇上大赦天下重获自由,到时候小姑娘的年龄也大了,是嫁人还是自己生活都由她自己选。
怎么着都比现在强。
许大人心情好,说完案子之后又开始说京城里的弯弯绕绕。
虽说他们苏通判和京城的通信往来比他频繁,但是官场上的弯弯绕绕还得他来讲,让这小子自己去悟那就等吧,等到明年这个时候他都不一定能悟出来到底是怎么回事。
看看他们年轻人写信都写了些什么东西,他都不好意思说。
摇头.jpg
苏景殊不好意思的笑笑,他和亲朋好友写信也不只是介绍吃吃喝喝,偶尔也会打听点正经事好吧。
像这次的案子,他爹和他的小伙伴都没少替他打听消息。
不要小瞧他的消息来源,小道消息也很有用。
许大人:盯.jpg
苏大人:好吧,他承认他的小道消息中八卦居多,能用的并没有多少。
可是这是有原因的,他的亲朋好友中,在京城的除了太子殿下其他一个有正经差事的都没有,身上有正经差事的又不在京城,小伙伴们喜欢和他八卦无关紧要的事情也不能怪他。
人不能总在忙正经事,不正经的事情才最快乐。
要不是他的小伙伴们老是关注错重点,知州大人能在登州知道司马大人在家不顾形象破口大骂吗?
知州大人表示,他好歹在京城当了那么多年的管,和王安石司马光等人都不陌生,猜也能猜出来他们吵完之后是什么反应,还用得着特意去打听?
他把这臭小子留下来不是和他掰扯他和亲朋好友的信上写的是什么,而是指点小年轻别觉得事情就这么结束了。
记住那几个被贬的官员的名字,没有意外的话,那些人将来能不能回京都会把他们当成眼中钉。
案子能拖那么久不是因为朝臣各有主张,主要还是个人恩怨。
就拿那个被贬出去的刘述刘大人来说,先前王安石入朝任翰林学士兼侍讲时就被他洋洋洒洒写了近千言来反对,光不合适的理由就列了七八条。
姓刘的坚持反对自首减刑不是他将律法看的有多崇高,而是他看王安石不顺眼只想和王安石对着干。
朝中大部分持反对意见的大臣都是这么个想法。
今时不同往日,王介甫已经不是那个朝臣争相结交的名臣,而是想要和官家一起在朝中兴风作浪的奸佞预备役。
大宋现在是什么情况,经得起他们那大刀阔斧的变动吗?
不像话!
他们在登州可能察觉不到,反正京城现在气氛非常紧张,阿云的案子送过去算是火上浇油。
且等着吧,接下来还有的折腾。
苏景殊不清楚朝中现在进行到了哪一步,但是凭他仅有的那点印象,接下来的党派之争比知州大人预想的严重的多。
变法改革不怕一条道走到黑,就怕来回反复,今儿想出个政策明儿就叫停,神仙来了也干不下去。
巧了,大宋的变法改革把这些不该踩的坑全踩了
个遍儿还屡教不改的来回踩生怕江山安稳社稷太平一样
不要慌不要忙该来的都会来担心也没用。
小小苏大人心里吐槽面上依旧老老实实的听许大人讲官场上的弯弯绕绕。
要不是京城的亲朋好友提前和许大人打过招呼人家才不会费劲和他说这些。
他又不是什么不知好歹的人许大人比他了解官场现在不好好学过几年回京城天知道会被隔空得罪的官员怎么坑。
那些家伙连皇帝都敢算计还有他们不敢算计的人吗?
当官有风险进京需谨慎消息不灵通真的能要命啊。
许遵要说的其实也没多少除了这次案子牵扯出来的弯弯绕绕就是朝堂上即将出现的风起云涌。
官家在阿云的案子上难得强硬十有八九就是在给后面的变法做准备。
变法要的就是一个令行禁止官家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的话底下人再怎么能干也没用要是这回还和之前范文正公那次一样那之后也别再琢磨这事儿了。
毕竟最终做主的是官家必须要有官家在背后撑腰没有官家这根主心骨什么都白搭。
苏景殊慎重的点点头听懂了他们许大人是个铁杆变法派不过他们人不在京城是支持还是反对都没啥影响。
在地方当官就这点不好吵架都吵不上热乎的。
不管怎么说拖了半年的案子终于能结案都是好事。
案子结案苏通判和许知州才能安心干其他的事情。
登州地方小离权力中心也远迎来送往之类的官场交际不多除了日常公务外几乎没有别的事情要忙不然他们这一个知州一个通判也不能时刻盯着阿云的案子。
事情少意味着空闲时间多但是他们也不能总是闲着还是得找点事情让自己忙活起来。
许知州最近在忙着改造沙门岛苏通判则是和州衙外面的菜地相亲相爱。
这年头的官员大部分都是读书人读书人都爱陶冶情操对官府衙门的环境要求也很高所以各州各府的绿化都做的很好。
当然京城之外的地方能看得过去的都仅限于衙门周围。
登州好歹是个人丁兴
旺的地方州衙外面的绿地得有几十亩不过别处的衙门绿地种的是花花草草他们这儿全都改成了菜地。
小小苏大人对此振振有词花花草草是绿的菜地也是绿的种出来的菜还能供衙门食堂取用
说全网首发无弹窗免费阅读caixs⊗com囍(请来才小
说
看最新章节
完整章节)换成菜地没毛病。
他已经雇了那么多老农来种西瓜顺手把其他空地打理了正好解放衙役的双手。
术业有专攻比起那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衙役还是大半辈子都在种地的农人更靠谱。
接下来要种的不光有西瓜还有他悄咪咪弄出来的棉花红薯加玉米他已经根据系统自带的介绍把时间都分配好了。
六七月份吃西瓜之后正好种玉米来年春天正三四月份种红薯和棉花土豆春秋都能种见缝插针随便种点运气好的话今年冬天就能吃上烤红薯和炸薯条。
先让那些老农熟悉一下这些新作物然后让掌管农事的官员来安排接下来该怎么办。
种地这种事情他和许大人都干不来还得专业人士出马。
新作物产量如何?对地力的损耗如何?一年种两季还是三季?轮作、间作还是套种?
如果要扩大种植面积的话多长时间能种出来足够的种子?官府收几成税?遇到天灾怎么办?有多少官员能到乡村指导种植?百姓怕出差错不敢尝试该怎么处理?
好像没多少事但是仔细一想又都是事儿还好衙门有专管农事的部门不然光种地就能让他们忙的焦头烂额。
许遵许大人对种地仅限于纸上谈兵苏景殊苏大人连纸上谈兵都够不
【当前章节不完整】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