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夺鸾》

12. 第 12 章

《夺鸾》小说免费阅读

建武二十四年,云桑与宁策逃出楚兵攻陷的长安城,后来带在身边的,还有宁策同父异母的妹妹乐安,以及天生腿部有缺陷、无法行走的同母弟宁诩。

除此之外,宁策的身上,还藏着彼时所有人都在苦寻的传国玉玺。

一百多年前,大胤朝覆灭,自此天下一直分分合合。

先是周、齐、楚三足鼎立,其间又有小国林立,常年混战。后来,南楚灭了东齐,大周也逐渐开始一统北方。而自胤朝传下的上古玉玺,一直留在了周国宁氏的手中,成为其皇权正统的象征,也是宁氏一族权力交替的信物。

若非长安劫变,这方玉玺本该毫无悬念地由建武帝传给敬怀太子,再由太子传给彼时的皇孙宁策。然而建武帝父子丧命长安之后,逃回洛阳的宁策将那方玉玺献到了皇叔赵王面前,称奉祖父遗命,献玺于叔父,着其继承大统。

赵王,也就是如今的孝德帝,自是又惊又喜。

惊喜之余,又不敢信。

自己才智平常,一直活在长兄光环之下,甚至比起从小被当作未来储君培养的侄儿宁策,都少了几分城府气度。

父皇他,真的肯将皇位传给自己吗?

孝德帝几番旁敲侧击,询问宁策,得到的回答俱是无懈可击的确定。

那孩子虽然只有十二岁,身上却似乎有种奇怪的魔力,那么温和,那么恬淡,让人不自觉地就想去信任。

孝德帝渐渐放下了戒备。

但戚皇后却始终无法安心。

自己丈夫是个什么德行,她最清楚不过,先帝争强好胜了一辈子,怎么会肯将大周社稷交给平庸的次子?而作为母亲,她更是亲睹了先帝对待两个出生只差半月的孙儿,态度上的天差地别。

她找来了当时同行之中、唯一跟宁策没有血缘羁绊的云桑,审问女孩:

“先帝去世的时候,你也在场吗?”

云桑摇头。

皇后又问:“那一路上,宁策是怎么跟你们说玉玺的?他是不是有提过那是他自己的东西,是先帝留给他的?”

云桑又摇头。

后来,皇后找到了宁策的同父妹妹乐安,不知听她说了什么,又把云桑唤了来。

这一次,便不再那么客气了。

“先帝去世的时候,你真不在场吗?”

云桑摇头。

葛嬷嬷走上前,拽过她的手,手里的细针不由分说地就扎进了女孩纤细的指尖。

没有血,却痛的钻心。

云桑失声痛叫。

十根手指,根根都连着心。

扎完了指尖,还能扎耳垂,拧指骨,不会出血、不会又疤,却都能让她疼上好久。

但女孩始终没说话。

直到最后葛嬷嬷扯住她的发髻,拉坏了假发,露出女孩逃亡时为了换钱而剪得齐耳的余发。

云桑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

这幅假发,是母亲拆了自己的高髻给她做的,一边做,一边骂:

“削发等同黥刑!你是嫌你的出身还不够惹人非议,要给自己用败兵逆贼的刑,让人看我笑话是不是?宁策跟你有什么关系,值得你卖了自己的头发去给他换药?他现在顶着那样的身份,还不如就在路上死了的好!我告诉你啊,假发我就给你做一次,弄坏了别来找我,脸都被你丢尽了!”

*

侧阁里,云桑静静看着戚皇后:

“小时候的那件事,娘娘还想知道真相吗?”

戚皇后在榻上坐直起身,盯着云桑:

“你现在肯说了?”

这丫头小时候抵死不开口,甚至后来断断续续给她喂了致痛的毒药,直到云昭容怀孕、担心被入驻琼华宫的御医看出端倪,才停了下来。

云桑明白皇后的疑惑。

“来行宫前,我听陈王说突厥可汗想要跟大周的贵女联姻,说不定,皇后娘娘会把我送去。”

她的声音里有着真切的厌恶与恐惧:

“突厥人茹毛饮血,那位可汗的年纪更是大的能做我祖父,我宁死也不想嫁去那里。只要我能免却那样的祸端,安安心心留在中原过自己的日子,没有谁的秘密是不可以出卖的。”

十五六岁如花似玉的小姑娘,嫁给鹤发鸡皮的老头,还要承受父死子继的恶俗,任是谁大抵都会觉得生不如死。

皇后对于云桑的这番解释,倒也理解。

她是想过,万一突厥真要提议和亲,那必然不能让自己的亲女儿乐盈被选上,届时将云桑推出去最是合适不过。但,眼下比起宁策的事,那些盘算又算不得什么了,反正,不还有乐安吗?

“那好,你说说,当年到底是怎样的实情。”

“娘娘是想听我的实情,还是更想我将娘娘认定了的‘实情’,禀奏到圣上面前?”

云桑看着皇后,“当年的真相,娘娘自己心中早已做了判断,不论我现在怎么说,对娘娘而言,都不可能改变想法,就算我现在说魏王哥哥当年没有撒谎,娘娘也只会认定我在骗你。娘娘想要的,其实是想让我把该说的话禀奏到圣上面前,对吗?”

她顿了一顿,“可我一旦去圣上面前那般说了,就表明我在过去的八年里,一直欺瞒着圣上,从此再也得不到他的信任。失去圣宠,失去圣恩,对我这个孤女而言,就等同失去了一切依靠。所以,在我开口之前,娘娘必须先答应我之前的要求,让我拥有容身自保的能力,不必担心触怒圣上。”

戚皇后盯着面前眉眼轮廓尚有几分稚气的少女,心中惊疑之余,不觉又生出几分戒备。

到底是云家的谁,在背后指点这个小丫头,让她一夜之间像是变了个人似的。

皇后明白自己适才表现得太过急切,让对方拿捏住了短处,遂收敛神色,端起茶盏慢慢饮着。

“你之前的那些要求,婢女可以放,但你自己——,”

她刻意晾了云桑半晌,方才开口:“你想拿了你母亲的产业自立门户,却是难办。云家是大周一品公府,满门忠烈,就算是圣上和本宫想偏袒你,也不可能让你一个未嫁女不合礼制地带走云氏家产。否则因私废公,让你开了这个口子,以后人人喊着要效仿,岂不天下大乱?”

皇后放下茶,“你要出宫,只有两条路。一是正正经经地嫁人,出嫁之时,你母亲的产业便能以嫁妆的名义交给你。但你自己清楚,你身份特殊,想嫁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云桑身世有污点,高门大户多半不愿意娶,可若是选门楣低矮的,疼爱她的圣上又一定不肯答应。

这一点,云桑自己也明白。

“那第二条路呢?”

她问道。

“第二条路,就是舍弃产业,削发出家。圣上顾惜你,但却更在意你的母亲,只要你意志坚定地说要为她守孝守陵,本宫就能帮你劝说圣上答应,之后衣食住行,也不会亏待了你。若不想去皇陵,另选你一个喜欢的庵观,也是可以的。”

皇后看着云桑:

“你自己选吧,选好了,再来问本宫要你的婢女。”

*

一番博弈,皇后仍扣住了秋兰。

但云桑好歹也争取到了可以逃离出宫的机会。

要答应吗?

云桑出了侧阁,心中举棋不定。

出家的话,选个为母亲守陵的名头,一辈子青灯古佛,不愁吃穿,也不会再有被迫和亲的遭遇,安安稳稳的,就这样过完一世。

她心绪迷茫,跟着执伞提灯的宫人,走上殿外的渡廊。

正殿里的皇子公主们,因为圣上病情稳定下来,也各自离殿返回住所,此时恰在渡廊上与云桑撞了个正着。

夜雨正盛,宫人们赶在贵人行近前放下的廊檐竹帘,击打出唰唰雨声。

乐盈披着织金罩衣,与太子并行在前,抬眼看见云桑,顿时没什么好脸色,扯了把太子的衣袖。

太子听妹妹抱怨过许多次在祭祠遭云桑怼讽之事,也知这次是云桑带了宁策北上,但今夜他整副心思都在被陈王插刀的事上,根本无心搭理女孩们之间的鸡毛蒜皮,更无意帮乐盈出头,只对云桑点了点头:

“今夜雨大,母后慈谕,让女眷都暂且留在蓬莱殿。”

他吩咐随行内官,“安排宫辇送她们过去,孤今晚会守在万秋宫,以便随时为父皇侍疾。”

一旁的陈王闻言,忙转身也吩咐随侍:

“本王今夜也在父皇身边守着,你们先送王妃过去。”

太子不着痕迹地瞥了陈王一眼,神色鄙夷。

女眷们大多都困乏了,各自拢着罩衣,捧过侍女递上的手炉。宫人们掌灯的掌灯,准备步辇宫车的去准备,屏息凝神,忙忙碌碌,执着伞,先将怀着身孕的太子妃送上了车。

一名侍官走到太子面前,小声提醒道:

“殿下,魏王还候在驻跸廊。”

太子让人卷起珠帘,朝外望去。

隔着渡廊下的池水,遥遥可见对面驻跸廊的琉璃风灯。

驻跸廊没有竹帘,屋檐也是短的,瓢泼的夜雨随风洒入廊内,地面上泛溅着莹莹水光。廊下一人神态静谧,身上素色纱衫虽早已透彻湿濡,滴滴水珠沿着衣袍滑落,然姿态却始终肃肃而立,淡远从容,仿佛周遭骤雨滂沱全然入不了其心境,如赏花,如观月,不显半分狼狈。

太子垂在袖中的手暗暗一握,耳畔似又想起幼时祖父的话——“处变不惊,喜怒不露,不为逆境毁誉而改其操,此乃帝王之资矣。”

他吩咐侍官:“堂兄无旨擅离封邑,需由父皇决断,孤做不了主,就让他先站着吧。”

语毕转身回了万秋殿。

陈王见状,向王妃交代了几句,也带人匆匆跟了去。

余下便只剩几名女眷。

乐盈朝驻跸廊下的宁策看了会儿,瞥了眼云桑,很想出言讥讽,却又有些怕现在太子不在、没人给自己撑腰,云桑再像在祭祠那样朝自己恶语发疯。

她转向身边的乐安,说道:

“堂兄是你亲哥哥,现下这般受苦,你不去看看他?”

乐安与云桑同岁,神色中却有种暮气沉沉般的古板,拢着罩衣,目光直直:

“国有法,不以亲废,我又不傻。”

乐盈嗤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